本报北京7月29日讯(记者朱文琴实习生梅世雄)为了确保高校保送生的质量,排除和克服这项工作中的种种干扰和弊端,确保这项制度的公正性、有效性,今年教育部在上海、河北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湖北五省市对高校保送生进行了“综合能力测试”试点。这次试点的分析报告表明,5省市接受试点的2500多名考生的平均成绩为55.72分(总分为100分),其中四川省最高,为60.37分,最低的是河北省,为49.39分。根据测试的良好情况,教育部决定,1999年在全国推行高校保送生“综合能力测试”。
据了解,高校保送生能力测试的这份试卷的特点是,不分文理,内容覆盖8门学科知识。语文、数学单独设题,各占20%,综合题包括物理、化学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各科目占60%。试卷满分为100分,考试形式是闭卷、笔试。试卷有各种题型,以非选择题为主。
在命题上,这份试卷强调学科的渗透、交叉与综合。试题以学生所学的各学科内容为知识载体或背景材料,突破以往单一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考试范围的限制。这样的命题,将是今后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的基本途径和方向。另外,还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学以致用,强调了人与自然、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。
对今年这份“综合能力测试”试卷,有关教育界人士和阅卷教师的看法是,试题突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,有机结合了中学各学科教材的知识内容,反映了基础教育不宜过早分文、理科的要求和导向。试题注重考查社会热点、焦点问题,人文特点较浓。题型、题量、难易度等都比较适宜。其存在的问题是,科目分布还不太均衡,区分度与选拔功能难以预测,相当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与手段,同“综合能力测试”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。